大家好,我是中医路医生。
很多人对胆结石存在误解,认为它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,但实际上,胆结石在中医中,是属于“郁症”的范畴,多因肝郁气滞引起。《黄帝内经》中就提到“肝气郁结,百病皆生”,肝主疏泄,肝气不畅会导致身体出现诸多不适症状,结石也就自然生成了。
我曾接诊过一位男性患者,他患有胆结石已经十年了,常出现右上腹胀痛、胁肋部不适,情绪波动时症状加重。最近一段时间,症状明显加剧,还伴有口苦、咽干、嗳气等。去医院检查,发现胆囊结石增长至1厘米,甚至还伴随出现了0.4厘米的胆囊息肉。
当时他的舌象是舌红苔薄黄,我诊断为肝郁气滞型胆结石。于是治疗上以疏肝解郁、行气止痛、通腑排石为原则,选用柴胡舒肝散为基础方加减调理。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,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了,右上腹疼痛缓解,脾气也变得温和起来。复查彩超显示,胆囊息肉消失,胆结石也缩小了一半,目前还在继续巩固治疗中。
其实,胆结石和息肉之所以能够顺利化小,是因为患者的舌象和症状都表现出典型的肝气郁结。肝郁不仅影响自身,还会导致脾虚。因此,治疗时不仅要疏肝解郁,还要健脾、补气血。肝气通畅后,脾的运化功能恢复正常,症状自然缓解,结石和息肉也会随之消退。